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医疗服务新模式——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 美国Gresham Smith建筑设计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高端国际化医疗服务园区,位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商务区内,占地面积1,500亩,首期开发600亩。该项目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2014年12月所在地区被确定为国家社会办医联系点,逐步推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集聚。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期地块预计于2020年基本完成开发建设,其中由Gresham Smith设计的共享医技中心和华山医院(西院)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地块将继续引入有品牌、上规模的国内国际医疗机构,重点发展先进专科医疗服务,打造医疗服务贸易平台,培育医疗服务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健康金融、健康管理、旅游医疗及配套服务等业态。


在《建筑实践》2020年4月刊《医疗应变力》特辑中,我们采访了美国Gresham Smith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执行董事金凯文先生和中华区设计总监饶进先生,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医疗园区规划的思考,以及园区中的共享设施会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



项目及采访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4月刊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文末二维码

项目背景

2012年,Gresham Smith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总体规划国际设计竞赛中胜出,成为本项目的规划师。项目融入了具有前瞻性的医疗规划设计理念,并获得了AIA美国建筑师协会田纳西分会荣誉奖。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以“国内顶尖,亚洲一流,国际水准”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国际医学中心为建设目标,力求打造一个高科技、人性化、功能多样化和绿色生态化的复合型国际医学中心。


区位图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为闵行区核心位置,东至联友路、南至北青公路、西至纪谭路、北至周泾港。基地内包含华山医院(西院)、肿瘤医院、多家国际医院、共享医技中心,以及特色专业医疗中心五大组成部分。项目地块紧靠虹桥综合枢纽,与虹桥综合枢纽的最近距离仅为1.8km,交通极为便利。


医学中心将以“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集约化”为导向,探索医疗服务、医技保障、管理集成、产业延伸等四大体系的创新发展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医疗服务机构和人才,打造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平台。


医学中心总平面

设计目标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将成为可以展示中国未来医疗保健水平的高端医疗园区。


全新的运营理念:本项目创造性提出全新的医学中心运营模式,开拓性建设医技中心,使影像诊断、病理检验、药品配送、洗涤消毒等服务在园区各医疗机构间实现共享,为各家医院节约运营成本,并提供更加完善的后勤保障。通过医技服务、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的集中共享,更为深入地细化资源整合,提高园区内土地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尖端的医学技术:聚集国内外多家医疗专业技术公司,为周边园区内的医院服务,其中包含影像、检验、病理、消毒供应、药品供应和输液配置。通过整体性的解决方案为各个医院提供服务,以此获得效率更高、更安全的结果。

医学中心流线图


以人为本的理念:园区内的医技中心除了医疗服务外,还设有超市、零售商业、快餐服务、金融服务、高端专科诊所、医疗技术展示、办公和高端餐饮服务。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为园区内的各类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为生活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高效率运营:仔细地考虑和衡量主要诊断及治疗之间的联系,从而创造出紧凑而有效的人流系统。园区内各部分之间高效的连接和运行,成为物流、车流、人流和信息的中转枢纽。同时在运营管理上筹建教育培训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及健康保险平台,实现园区内信息互通和统筹管理。

医技中心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医技中心剖面日照图


绿色建筑技术:一体化设计功能提高能源效率。绿色屋顶和建筑外观高效能玻璃墙等高技术含量设计可最大化自然采光,控制太阳能源所得,减少能源消耗。独特的设计反映了上海新虹桥医学园区的地标性建筑的特色。建筑外形的温和曲线表现了现代建材结合自然和技术为一体的双重角色。

综合园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设计理念:医技中心在多层次上便捷地连通周边国际医院。所有材料及物流将通过地下通道进行运输。绝大部分社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将在地面人行道或花园小道上步行流动,住院病人可通过空中连廊到达各部门。


空中连廊将医技中心与周边医院相连

设计说明

园区内共有一座共享医技中心以及八家医院,分别是上海百汇医院、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上海万科儿童医院、上海绿叶爱丽美医疗美容医院、上海览海骨科医院、上海览海康复医院、上海慈弘妇儿医院、华山医院(西院)。Gresham Smith同时承担了上海览海康复医院、上海慈弘妇儿医院、华山医院(西院)及共享医技中心的建筑方案、室内方案及景观方案的设计。


共享医技中心总建筑面积达8.9万㎡,由政府投资建设并于2016年竣工,目前已经正式对外营业。作为整个医学中心的支持和保障系统,共享医技中心将为各家医院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同时作为整个园区的信息技术中心,最大程度地减少各家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的初期建设成本和投资。医技中心内部包括物资供应中心、集中药房、影像中心、检验中心、中央洗消中心、高端诊所、名医工作室及配套商业餐饮等功能。


 <<  滑动查看更多 >>

医技中心


华山医院(西院)以“建设一所符合国际医学中心标准的大专科、小综合三甲医院”为目标,主要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科研等功能用房。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7,053㎡,总建筑面积128,920㎡,规划床位800张,于2018年竣工。


简洁的门诊大厅布局及合理的人流系统设计帮助了门诊病患及家属减轻焦虑并快速找到方向。住院病人的流动系统相对独立,最大限度地保护病患的隐私。

 <<  滑动查看更多 >>

华山医院(西院)

上海慈弘妇产科医院项目规划床位166张,其用地面积3,216㎡,总建筑面积29,130.54㎡。立面造型上采用了流畅的曲线,转角处的圆弧处理体现了女性柔美的感觉,契合妇产科医院的特征。


医疗流程规划上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合多所美国医院的类似做法,注重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日常体验。通过特色艺术品的导入和精致的细节处理,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裙房门诊区环绕绿化庭园,提供了大体量的自然采光通风,为患者创造了花园式的就医环境。


 <<  滑动查看更多 >>

上海慈弘妇产科医院效果图


上海览海康复医院规划床位201张,用地面积14,141㎡,总建筑面积43,838㎡。建成后将为住院及门诊病人提供包括假肢机器人开发、物理治疗、职业康复、交互医学等创新先进的康复治疗方法及技术。


为尽量降低患者的垂直交通需求,每一楼层都设有综合康复区,同时门诊和医技裙房各层都有专业康复区。病房层的康复区按病种进行分类组织,例如脊髓损伤、中风、心脏病护理和整形外科。一层和二层提供了作业康复区、康复花园、专业水疗、假肢实验室、言语治疗、特殊门诊等功能。


 <<  滑动查看更多 >>

上海览海康复医院效果图


总体规划的挑战在于,没有足够的面积为各住院楼、门诊楼考虑独立的出入口,以及为医护人员、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分别考虑停车位,因此需要在全地块中统筹协调各自的面积分配。由于住院患者与门诊人群分离在中国非常重要,设计师采用平台的概念来组织整个空间。


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通过空中连廊、街坊道路及地下通道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将园区内各医院与医技中心大楼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医学中心的资源共享功能提供极为便利的交通保障。


医技中心作为园区的“心脏”,拥有先进设备和集约化支持管理平台,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各医疗机构提供集约化和标准化的高质量服务。


医学中心功能布局


空中连廊作为空中通道,全长约710m,净宽4m,层高5m,将与园区各医院同步建设,将各医院与医技中心大楼相连,为患者、医护人员提供更为便利的无障碍人行通道,方便医技中心与园区各医院之间基础检查、药品流通等共享功能的实现。


街坊道路作为地面通道,为机非混行双向两车道,两侧各设置人行道,路面宽度11m,总长约1.3km,街坊道路路网为医学中心提供丰富便利的车行通道及慢行通道,高效疏导行人与社会车辆、救护车以及园区内部接驳车,进入街坊道路后可快速准确到达目标医院。

街坊道路地下通道,将医技中心大楼与各医院相连,全长约450m,净宽9m,行车净空2.6m,为医技中心与各医院的药品流通提供清晰高效的快速通道,有效地将后勤物流、医疗废弃物等流线与入园行人及社会车辆分隔开来。


此外,还有一条市政道路(季乐路)沿东西向下穿医学中心,地面段与下穿暗埋段均采用双向四车道,路面宽20m。季乐路下穿段设置两个出入口,一个连接北侧医技中心地下通道,并与街坊道路地下通道相连;另一个连接南侧华山医院(西院)与泰和诚肿瘤医院,将这两家医院地下部分与园区街坊道路地下通道相连,最终形成便捷的地下交通网。


上海新虹桥医学中心效果图


AP:在新虹桥医疗园区的总体规划中,对不同片区的建筑是否有明确的规定或者统一的要求?

Gresham Smith在2010赢得上海新虹桥总体规划国际竞赛之后,在项目实施阶段为新虹桥园区管委会提供了持续的咨询及顾问工作,确保竞赛阶段的总体规划,以及一些国际先进的概念得以在项目实施和深化阶段最大化保留。例如,共享医技中心位于整体规划的中心,也是整体规划的核心理念。我们强调,后续的单体项目设计都需要与共享医技中心连接,尽可能通过共享来节约资源。目前共享配套服务的三家医技单位(检验中心、药品中心、影像中心)已经顺利建成运营,为整个园区后勤及技术支持提供了保障。


共享医技中心竖向功能分布


AP:中国的医疗体系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异,如何营造适合中国需求、习惯及规范的医疗园区/建筑?

中外的医疗体系有较大的不同,简单照搬国外的经验及建筑模式是不可行的。Gresham Smith在多年的国内建筑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保证了国际医疗理念与中国本土实践的顺利结合。例如,美国的大型医疗机构往往没有大量的门诊病人,相对于国内的三甲医院动辄数千的门诊病人,交通压力要小很多。所以我们在多个项目中采用了我们在国外机场设计中的经验和数字化模拟的方法,立体化地疏导人流车流,保障高峰时刻医院主入口的畅通和院内环境的人性化特点。


AP:在进行医疗园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时,如何才能保证医院的灵活和弹性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会在发展中遇到扩展及扩建问题。因此在医疗建筑的规划及设计中,对未来的预留是必须要优先思考的,否则当面临扩展的时候,会陷入被动局面。我们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点考虑:


(1)如果是新建项目,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考虑到未来发展的用地。预先规划、考虑,可以避免扩建时很多无法调和的问题,如日照、退界等。


(2)尽可能采用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面对未来的使用功能变化及发展等,这种类型的设计有较好的适应及改造可能。


(3)一些特殊的或者不方便移动的功能单元(能源中心)的位置要考虑到建筑的未来扩展,如果被设置在不适当的位置,将极大可能地增加未来改建或扩建的难度。


AP: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园区内这些紧密联系的医疗设施,如何应对可能存在的传染风险?

在我们规划设计中的共享设施如检验中心、药品中心、影像诊断中心等,并非病人聚集区和感染高危区,在疫情中如果措施得当,不会有传染风险,反而有利于质控措施的实施,从而降低传染风险。


面对类似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医疗机构除了面对病人及其他负荷大量增加的挑战以外,还要考虑已有病人的安全性。因此,院感控制额外重要。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应急机制,帮助医疗机构面对此类威胁的挑战。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区域隔断的可能性,同时避免过多的多层挑空空间,为病区的隔离创造条件。另外机电系统也需要注意分区,如每两三层设一组新风系统,病房楼不宜整体共用一个系统。


设计团队:Kevin Kim, Frank Swaans, Willam M. Mccowan, Sam Lin

用地面积:930,000 ㎡

床位规模:5,000

设计时间:2012

开工时间:2013

摄影:方志文

本文图片由Gresham Smith提供

采访 / claudia

编辑 / claudia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新刊 | 中国建筑学会会刊《建筑实践》2020年第4期 特辑:医疗应变力

王翔:医疗建筑设计中的实证、实用与实验

未来十年:2020年代的设计与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